投资、移民或留学加拿大,加拿大投资理财资讯
« »

加国通讯:加拿大儿女不养老 三分之二加拿大情侣结不起婚

大部分加拿大人年纪老迈后,都会选择把住房卖掉,然后住进各种有福利补贴的养老机构。

在加拿大乃至整个北美,家庭养老都并非养老的主流形式,父母无需补贴成年子女,而子女一般也不赡养老人,大部分加拿大人年纪老迈后,都会选择把住房卖掉,然后住进各种有福利补贴的养老机构,靠自己的退休金、老年金,以及“养老特别基金”(RRSP)的分红,支付养老的费用。

由于社会养老是加拿大养老的主流形式,因此养老机构在加拿大备受重视,分为多个等级。

最高规格称为“护理安老院”,这类养老院的入住者为完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老人,需由护工24小时照顾。这类养老院费用全免,一般为医院附属,既有公营的,也有教会等机构办理的,但均享有政府补贴。常备护理人员收入丰厚且有保证,并有大量义工协助。

这类安老院最大的问题是床位非常有限,申请入住的老人在有的省份需要排队6年才能获批。

此外,由于养老院的老人私密空间有限,属于自己的天地仅有一张病床和一个床头柜,仅有的“社会联系”只剩几张照片和家人定时不定时的探望,因此20%的老人会感到精神抑郁,近来某些安老院开始尝试家庭式护理,比如让护工穿家常衣服、将病房布置成公寓的形式、设计专用的厨房和起居室供老人回味家庭生活等,效果较好。

较次一级的是“护士中心”,老人有较多活动空间,可以会客和互相交往,但需要护工全天候照顾,适合能基本生活自理的老人。“护士中心”除了自由度稍高外,管理和设施跟“护理安老院”差异不大,每天活动时间都为2小时,每周都只有两天家属探望时间等等,最大的差别是费用——“护士中心”每天收取一定费用,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为29加元,约合170元人民币,这基本上相当于一个普通退休者养老金的绝大部分。

再次一级为“退休人士之家”,基本为集体老人公寓性质,也有护士24小时监护,每天接受1小时医疗检查和护理,社区医生会定期巡访,费用不高。

最普通的为“老人公寓”,55岁以上即可申请入住,房租很低廉(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室一厅仅300加元,约合1744元人民币),公寓里各种锻炼和活动设施一应俱全,可以自己做饭,也可去食堂就餐。

这类公寓一般都有政府或非盈利机构的补贴,由于老龄化现象严重,排队现象同样严重,很多老人只能望屋兴叹。不过加拿大政府也想出一些变通手法,如允许老人自己找房屋,政府给予高额补贴。

加拿大人家庭观念其实很重,只是“家”的概念和东方人迥异,在他们看来,“家”只是夫妻和未成年子女组成的“小家”而已。当然,许多加拿大人也主张多看望、关照老人,几年前CBC电视台曾推出过一个公益广告,向那些对老年父母不闻不问、偶尔回家却忙着盘剥老年父母积蓄和养老金的子女提出批评,曾引发许多人的共鸣。

三分之二加拿大情侣结不起婚 结婚要掏11万

据蒙特利尔银行最新发表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,加拿大有67%有意结婚的情侣因财务困难而将婚礼压后。在加拿大,结婚的平均花费是1.42万加元(约合人民币8.28万元),而为结婚花费2万加元(约合人民币11.67万元)最为普遍。

这次调查同时发现,未来5年内有意结婚的人士所面对的财务困难中,有34%受访者选择难以置业,24%认为是就业状况,而23%受访者选择债务。

这项调查同时显示,愈来愈少有意结婚的人士寻求家人帮助,有53%即将结婚的人士,是通过储蓄结婚,而结婚已有5年的人士,有34%表示要家人帮助,而未来5年内计划结婚的人士只有19%表示会寻求家人帮助。

但在依赖礼金方面,即将结婚的人士有10%表示要依靠礼金,已结婚较久的只有6%。

为了解决婚礼的开支,即将要结婚的人士有65%表示会把婚礼规模缩小,59%表示会自己搞定婚礼的布置和装饰,有35%则表示选择淡季结婚,有19%更选择旅行结婚。

日志信息 »

该日志于2013-07-05 03:57由 adrian 发表在加拿大投资理财分类下, 评论已关闭。

没有评论

抱歉,评论被关闭

返回顶部